社会心理学(一)

社会中的自我

自我概念:我是谁

  1. 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做是一切的中心,从而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即焦点效应
  2. 我们能够敏锐的察觉自己情感的变化,并且认为这也是很清楚地被别人注意到的。而实际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要少。即透明度错觉
  3. 社会环境会影响自我认知,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自我的认知更多来源于与环境的差异。如在国外时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在国内则不会对这有很强的意识,更多的认为自己是某个地区的人(如陕西人,西安人)。
  4. 在自我认知时带有很强的自利色彩。在出现问题时,人往往将责任归咎到他人身上。而当作出成绩时,人们往往觉得低估了自己的贡献。
  5. 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界定自我。往往我们在与不同的人相处时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些表现得差异和多样化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和界定自己的角色。
  6. 自我图式。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于信息的加工。这也就决定了如何感知,回忆和评价他人和自己。(对于一名专业的运动员来说,会特别关注别人的身体和技巧)。
  7. 自我参照效应。我们对于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总是记忆深刻,并且由于我们将自己看做是世界的核心位置,因此在对事件认知时会高估对自己的指向程度(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完成某件事的核心人物)。

自我认识

  1. 在解释自己行为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高估自己思维和意识的作用,而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人们往往认为自己不会受媒体的影响,并且认为媒体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2. 在预测自己的行为时,他人往往能够比自己更准确地预测结果。这是因为在进行自我预测时,我们自己往往关心当下比较突出的因素,而忽略那些其实很重要但没有被注意到的因素。这就造成对未来预期的错误。
  3. 在消极事件中,我们尤其会表现出影响偏见,即高估事件的持久性影响,低估自身的自愈能力。并且重大的消极事件会激发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比轻微的情绪波动所引发的痛苦持续时间更短。
  4. 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实际的思维过程和我们对于思维的解释是两码事。例如,在挑选一副喜欢的画时,要求被试者阐述喜欢的原因,他们在几周之后对画的满意程度要低于那些没有进行归因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对自己的心理过程进行理性的归因时,对我们未来的预测将变得无效。这从某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实际的思考过程存在很多我们在分析自己思维时无法体现的东西。

自我控制

  1. 自我控制是一种会被消耗的能力,它类似于肌肉力量。在被使用后会变得虚弱,经过休息之后又会回复,随着不断训练会加强。自我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当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控制时(如强迫自己不吃东西,压抑自己的思想),在面对难题时会变得无力。

  2. 自我效能,即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更大的回报。自我效能高的人会更有韧性,生活的更加健康。

  3. 控制点。认为自己的命运是自己来控制的(内部控制点)还是由外部的力量来掌控(外部控制点)。是否感觉命运受自己掌控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挫折。内部控制的人往往归因于意外或是需要尝试新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控制的人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学习成绩的糟糕归因于自己笨,不喜欢老师等)。

  4. 习得性无助,人无法对自己做的事和别人做的事进行控制,从而对事件失去掌控能力,产生习得性无助。与之相反的是自我决定,对自我和环境有一定的控制权。习得性无助常常会让人有更大的压力,变得虚弱,快速衰老。增加一定的自我控制可以增强个体的幸福和健康。但过度的自由和自我决定也会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抑郁症增多。过于多的选择会让人们无所适从。